企业信用修复2020年企业失信案例(近年来企业失信案例)

博主:优立德企服优立德企服 2024-01-06 67 0条评论

微信图片_20231115134557.png
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497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  继8月18日发布首批涉金融黑名单后,9月15日,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布2020年企业失信案例了第二批涉金融黑名单,共285个严重失信市场主体上榜。其中,有77家企业被列入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,据发改委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仅涉嫌恶意逃废债的严重失信债务人合计涉案金额就高达32亿元。

  9月15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二批涉金融严重失信行为人名单。第二批涉金融黑名单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、行业协会,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公共信息数据库筛选确定,合计约300个严重失信市场主体,其中仅涉嫌恶意逃废债的严重失信债务人合计涉案金额高达32亿元。

  第二批涉金融黑名单包括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、非法集资名单和其2020年企业失信案例他严重违法名单三类子名单。黑名单具体包括77个严重失信债务人、88个非法集资自然人、56个其他严重违法企业和64个其他严重违法自然人。这批名单已在“信用中国”网站上予以公示,并推送给20多个部门正式开展联合惩戒。

  与首批涉金融黑名单相比,第二批涉金融黑名单所涉及的严重失信行为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,集资诈骗罪,骗取贷款、票据承兑、金融票证罪,内幕交易、泄露内幕信息罪,保险诈骗罪,骗取贷款、票据承兑、金融票证罪,票据诈骗罪,欺诈发行股票、债券罪,内幕交易、泄露内幕信息罪外,还包括金融凭证诈骗罪,对违法票据承兑、付款、保证罪,信用卡诈骗罪,信用证诈骗罪等。

  据悉,国家发改委将加快建设涉金融黑名单长效机制,定期发布涉金融失信人名单相关信息并会同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。

企业信用修复2020年企业失信案例(近年来企业失信案例)

第二批涉金融黑名单

一、严重债务失信人名单

  

二、非法集资名单(自然人)

  

企业信用修复2020年企业失信案例(近年来企业失信案例)

三、其他严重违法名单(企业)

  

其他严重违法名单(自然人)

  

  编辑:张夏晴

  素材来源:国家发改委

微信图片_20231115134557.png

The End

优立德